银川特产介绍 银川特产有哪些
银川特产——贺兰砚
贺兰砚,产于宁夏蓝宝。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石料。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相互聚结又特别紧密。就在这般细腻基底上,均匀散布着许多比较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它们恰似在贺兰石中嵌入了“硬质合金”。贺兰砚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这一优点深受书法家、画家的喜爱。
贺兰石究竟何时登上石刻舞台的,众说不一。最早的一种传说跟“蒙恬制笔”联系上了。蒙恬是秦始皇的一员战将,曾率兵十万屯恳于宁夏等地的黄河两岸。蒙恬“以柘木为管,鹿皮为柱,羊皮为被”,制造了被后人称谓的“秦笔”、“苍毫”。既然蒙恬所处的时代有了笔,与其配套的砚似乎也应当出现,因此便联系上了贺兰石,但是,这一传说,并无史料记载。 最早见有贺兰石及其刻砚记载的,可能要推《宁夏府志》了。在其“地理山川”一节里有这样的描叙:“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
美誉
清末,流传着“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说明贺兰砚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制砚工艺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它已与天下第一的端石齐名了。一九六三年董必武副主席曾赞誉: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贺兰砚雕刻]
从贺兰石雕刻成贺兰砚,要经过八道工序。艺人们面对一块贺兰石石料,观其质,量其彩,反复构思推敲,方才下刀。先顺理走刀,粗凿重刻,根据所绘纹样或浮或镂,俏出轮廓层理,然后再精雕细琢,挥艺传神,刀毕功就,砚成方休。一方佳砚,艺人们往往要呕心沥血数月、以至年余。 解放前,已经奄奄一息的贺兰石刻,随着银川古城的解放,重见光明。经过推陈出新,不仅雕刻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飞跃,而且技艺也日益纯熟,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近年来,贺兰石推陈出新,雕刻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飞跃,无论是“太白醉酒”、“赤壁怀古”、“松鹤延年”,还是“北斗七星”、“飞天乐伎”、“丹凤朝阳”……都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以贺兰石雕制的大幅竖屏,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中,成为贺兰石雕艺术的很大荣誉。贺兰石工艺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友谊使者,博得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欢迎。
[贺兰石产地]
笔架山是贺兰山前的一个险峰,距银川市三十公里。由突兀陡峭的笔架山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攀登,穿过浓密丛林,翻过层峦叠嶂,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即可到达海拔二千六百余米的小口子沟沟源,从这儿举目西望,可见一条岩层,宛如紫色的彩云。这就是现今贺兰石的故乡。如果正值采石季节,还可以看到那隐现于云雾山中、险崖之上勇敢顽强的采石工人。唐朝诗人李贺所描绘的“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动人画面,仿佛重现眼前。 据考证,贺兰石已三易采地。清乾隆年间在笔架山前沟开采;清末在后沟找到了优异石层,今天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见到旧时采石硐的遗迹;现今则移到贺兰山山脊处的小口子沟沟源,这里石质更优,蕴量丰富。
贺兰砚的发展
与全国其他名砚相比,贺兰砚具有立体感强、生动粗犷的特点。遗憾的是,多年来贺兰砚囿于传统的雕刻风格和表现题材,没有较大的改变和创新。在宁夏博物馆、西塔文化市场上看到的贺兰砚,非“龙”即“凤”,还有葡萄砚、葫芦砚、寿桃砚等几类,其他题材的不多,有雷同之感。但也有例外,在银川市新华西街“逸神馆”陈设的砚台,就给人视觉一新的感受。该店贺兰砚采用清秀、细腻的浅浮雕技法,画面突出意境和情趣。如一砚名为“松下论道”,画里的3位古代文人在一棵古松下或坐或卧,一边品茶一边在谈论什么,其间透着令人向往的闲适、淡泊之气;一砚名为“二牛戏水”,画以墨池为荷塘,其间只露出两头水牛弯弯的牛角和脊背......这些典雅、富有文化韵味的砚台,显然更富有欣赏价值。
如今,一种名为“苴蕨砚”的石砚正在“入侵”宁夏贺兰砚市场。该砚石材产于四川攀枝花,被运到安徽采用“歙砚”浅浮雕的技法雕好后,再运到宁夏充当贺兰砚出售。苴蕨砚的特点是成本低,但其石材质量不比贺兰砚好。贺兰石的主色调深紫色沉着稳重而神秘,其上的豆绿色颇像翡翠;而苴蕨砚的本色比贺兰石浅且发红,其豆绿色有点发白。但由于这种砚画面立意深远,透着典雅、厚重之气,却易得文人的喜爱。
据贺兰砚雕刻专家施克俭介绍,我区贺兰砚的雕刻之所以不能脱“俗”,主要是缺乏人才。目前在宁夏从事贺兰砚雕刻的80%为河北人,且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传统工匠。
如何突破传统雕刻风格,拓宽表现题材,让贺兰砚更富诗情画意,更具新意美感,这对促进贺兰砚的发展和宁夏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要。贺兰砚雕刻技术人员必须增强危机感,积极创新更好的表现技法,善于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典文学、唐诗宋词中寻找新题材。另外,政府部门应重视对贺兰砚整个行业雕刻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精于绘画与雕刻,兼具美学和文学等综合素养的新型人才。
贺兰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银川特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系指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地区采用自产优质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凭借独特自然资源和悠久的酿酒传统及现代化的经营方式、酿造技术,贺兰山东麓地区生产的葡萄酒倍受好评,并吸引了中国国内和国外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投资建厂或基地。该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最佳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之一。.
贺兰山东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差.大,有着发展葡萄种植的优越条件。
隋唐之时,园艺事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还建成了许多新的果园。“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是对当时宁夏河套平原风光的真实写照。而诗人贯休“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的著名诗句,则是对唐代宁夏地区已经大量栽培葡萄的佐证。
两宋时期,宁夏河套平原是西夏少数族割据权的治经济中心,园艺生产出现了“丛林果木皆增盛”的繁荣景象。西夏种植的葡萄,因品质犹佳,使者在出使宋朝时,“兼赍葡萄遗州郡,”作为赠送路过州郡员的礼品图3贺兰山公司葡萄酒酿造设备,葡萄种植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元朝建立后,对果酒的巨大需求,促进了的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元代诗人马祖常在其“灵州”一诗中,写下了“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的著名诗句,宁夏河套平原葡萄酿酒业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明清时,当地种植的葡萄品种“有绿色、紫色两种,大如白枣,皮薄多汁,食味极甜爽鲜美,南方所无着。球旁或生细蔓,上结小葡萄,如豆大,味更绝佳。”国初,当地又培育出了新的种植品种,其中“锁锁葡萄,大如纽扣,皮薄无子,食之蜜甜,堪制葡萄干,尤称特产。此外有名猪奶头着,形似猪乳,以肉丰味甘见称,亦为优良品种”。
贺兰山东麓地区位于东经105°45′39″-106°27′35″,北纬37°43′00″-39°0.5′3″之间,地处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位于中带干旱气候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系冲积扇三级阶梯,成土母岩以冲积物为主,地形起伏较小、较平坦、沟壑小而浅、土壤侵蚀度轻,土壤为淡灰钙土,土质多为沙壤土,有些土壤含有砾石,土层深40-100cm,pH值<8.5。该地区葡萄转色期在8月初-8月下旬,昼夜差大(10-15℃),葡萄的糖份可以充分积累。同时葡萄的酚类物质含量也比较高。宁夏贺兰山东麓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差大,全年日照时数在2851~3106h,年平均≥10℃,有效积1534.9℃,7~9月有效积961.6℃。年降水量为193.4mm,在8~9月葡萄浆果成熟期间,降雨量更少,葡萄采收前一个月的雨量与葡萄酒的质量呈负相关,但该地区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2011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崇岗乡、下庙乡、前进农场;贺兰县金山乡、暖泉农场;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新泾镇,南梁农场、贺兰山农牧场、农垦科研所、平吉堡奶牛场;银川市金凤区兴源乡;永宁县望远镇、胜利乡、增岗乡、李俊镇、银川林场、黄羊滩农场、玉泉营农场;青铜峡市干城子乡、立新镇、大坝镇、广武乡、树新林场、连湖农场分场;中宁县渠口农场、白马乡;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大河乡、南传乡30个乡镇、农场、林场、科研所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银川特产——灵武长枣
灵武长枣又名“马牙枣”,本地优良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发枝力强,易萌发枣头。果实中大,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1g,最大单果重26.8g,果梗长。梗洼深广,果肩平整。果皮紫红色,果点红褐色,不太明显。果皮薄,肉绿白色,质致密酥脆、汁液多、酸甜适口、品质极上。鲜枣含糖量30%,含酸0.25%,可食率95.5%,制干率37.2%。该品种抗寒性强,耐盐碱,喜水肥,遇雨轻微裂果。是鲜食、加工兼用优良品种。最适生食,加工酒枣别有风味,是宁夏引黄灌区重点推广品种。
银川特产——丁北西芹
宁夏
贺兰县农牧局乡镇企业培训服务中心
贺兰县常信乡丁北村、丁义村、桂南村、桂文村为主,辐射到立岗镇、习岗镇、金贵镇的金贵村、保南村、银河村、联星村、新平村、和平村、兰光村、兰星村、先进村等23个村。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
AGI2010-06-00358
丁北西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银川特产——银川鲤鱼
宁夏
银川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银川市行政区内6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及部分农场(管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53′,北纬37°29′~38°53′
AGI2010-05-00323
银川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银川特产——滩羊裘皮
滩羊裘皮是宁夏特产毛皮,滩羊以产自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水草丰美的滩地而得名。滩羊裘皮俗称“二毛皮”,是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宰杀取得的羔皮,经过精心加工而成。二毛皮毛长2寸左右,毛穗柔软洁白,质地细润,波浪弯曲,皮板柔韧,轻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称,是国家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之一。
宁夏滩羊裘皮,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象一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银川特产——宁夏大米
宁夏大米曾居贡米之列。康熙访宁夏时,钦点为宴席主食,誉为“朔方贡米”。宁夏大米不仅产量丰盈,而且品质具备了“粒圆、色洁、油润、味香”四大特点,蛋白质、脂肪含量尤高。用其蒸制的米饭,洁白如脂,粒粒晶莹,黏而不腻,油润香口,与著名的天津“小站米”可以相媲美。特别是青铜峡市盛产的“白皮大稻”,加工后的精米,粒圆饱满,更是珍品。(银川)
宁夏大米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优质稻米产业化协会宁夏大米分布于宁夏中北部的黄河冲击平原(称宁夏平原)。宁夏平原位于东经105o00′-106o08′,北纬37o04′-39o05′。
宁夏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银川特产——发菜
介绍:
发菜,谐音“发财”,植物分类学中属兰藻门,产于同心、中宁、海原一带荒漠半荒漠地区,深秋早春时节采收。每逢春夏雨后,这种藻类植物就应运而生。宁夏发菜丝体细长,色泽黑亮、质量纯净。价格在20~80元左右。
银川特产——宁夏枸杞
介绍:
枸杞,木本植物,浆果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相传,宁夏枸杞原是生长在中宁、中卫一带的野生植物,是经过宁夏人民世代选育、改良,才作为人工栽培的作物流传下来。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明朝时期即被列为“贡果”。价格在40~80元左右。
银川特产——宁夏甘草
介绍:
宁夏历来是甘草之乡,产于盐池、同心、灵武、中宁等地。由于这一带雨量少,日照充裕,温寒兼容,土层深厚,所以培育出的甘草独具特质。宁夏甘草以骨重粉足、条干顺直、加工精细著称,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等功能。价格在20~80元左右。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